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4年末,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3亿人,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2.0%。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,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个人养老金制度列为 "第三支柱养老保险" 发展重点。作为人社部全国统一的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承建方,易联众通过技术创新构建起政策实施的 "数字底座",支撑全国 7000 万个人养老金参保人享受税收优惠,数智赋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,助力实现"老有所养"的美好民生愿景。 一:政策演进,个人养老金制度写进2025政府工作报告 自2022年在全国36个先行城市及地区启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试点,个人养老金制度稳步推进。2022年4月,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》明确要求由人社部组织建设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;2024年12月,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》,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推开,政策红利持续释放。截至2024年底,个人养老金全国参保人数已突破7000万。2025年,“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,实施好个人养老金制度”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,这一举措必将推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迈入提质增效新阶段。 作为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创新实践,个人养老金制度通过构建"第三支柱"养老保障框架,能够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。同时,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长期资金来源,不仅能够激励个人积累养老资产,还推动了养老金融产品创新与服务升级。此外,作为连接个体责任与社会发展的制度创新,个人养老金制度通过税收优惠(年缴上限1.2万元,享最高5400元免税)实现二次分配,在优化经济结构的同时,构建起代际契约共识,为实现积极老龄化社会提供制度保障,最终达成个人财富积累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向赋能。 二:技术筑基,构建政策实施的智能中枢 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以"账户制"为核心,采用"一体两翼"总体架构。其中,“一体”即个人养老金信息平台,是支撑个人养老金业务运行的核心;“两翼”分别为商业银行和三大金融行业平台。 在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的过程中,平台承担个人养老金业务流转中枢职能,支撑账户开立、信息核验、数据交互、综合监管等核心功能,实现人社部、金融机构、税务系统等多主体间的业务协同与数据贯通。 平台具备几大核心功能: 1.制度运行监测 支持业务部门全面掌握个人养老金制度运行情况,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参加个人养老金情况,各参与金融机构参加个人养老金情况,储蓄、理财、商业养老保险、公募基金等类个人养老金产品交易情况。 2.智能化监管 对超缴、缴费退回、产品交易等提供综合监管,支持对违规机构暂停参与资格。 3.动态展示及监测 按照业务部门要求的统计口径及频率,提供个人养老金制度统计报表,通过大屏动态实现对个人养老金制度运行情况的动态展示,及与参与金融机构间系统对接情况的动态监测。 平台对接多方系统,实现信息的实时核验或批量报送,形成业务闭环: 与商业银行、金融行业平台、国家税务总局系统对接:集中管理个人养老金账户,为相关机构提供开户核验、缴费核验、账户变更、凭证打印、数据汇聚等服务。 与人社部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系统、社保信息比对查询系统、社保卡持卡人员基础信息库等对接:核验参加人基础信息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信息、社保卡信息等。 与国家税务总局相关系统对接:支持参加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。与各省业务系统对接,支持各省级人社部门获取本省个人养老金数据,开展参加扩面,提高个人养老金参加率、缴费率。 三:平台攻坚,突破高并发行业壁垒 在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,易联众个人养老金项目团队展现出卓越的技术攻坚能力。面对高并发的数据库读写操作挑战,项目团队通过多项技术突破构建起高可靠、高性能的系统底座。 热点数据缓存:通过热点数据缓存,有效减少对数据库的频繁访问,降低了系统的响应时间。 本地建表:提升数据的本地化处理效率,减少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延迟和损耗。 索引优化:为查询速度提供了关键支持,大大提高了数据查询的效率。 垂直分片技术:在降低数据库压力和提升系统性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确保了系统在高并发情况下的稳定运行。 这些技术举措不仅解决了高并发情况下数据库I/O压力过大的问题,确保了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,同时也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,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、便捷的服务体验。 “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安”,不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景,更是全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。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时代背景下,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已成为国家发展进程中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,紧密关乎着民生福祉的提升与社会的和谐稳定。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,以数字化技术提升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,优化养老资源的配置,为"第三支柱"养老保障体系提供有力支撑。未来,易联众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,助力国家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,让 3 亿银发群体在数字时代享受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