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经济 产业 金融 市场 商业 个股 图片 关于

基金

首页 基金 股票 期货 保险

心血管疾病怎么治?武汉国粹经方“益气活血”疗效好

基金 | 发布时间:2022-05-23 | 人气:115 | #评论#
摘要:​心血管疾病致残致死率高,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,居各种死因首位。武汉国粹中医馆心血管内科使用经方“益气活血”疗法治疗三高(高血压、

​心血管疾病致残致死率高,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,居各种死因首位。武汉国粹中医馆心血管内科使用经方“益气活血”疗法治疗三高(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),以及心慌、心悸,心律不齐,房颤、冠心病、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,取得了确凿的疗效,深受患者信赖与欢迎。下面我们请中华传统医药研究会杰出中青年医学专家、武汉国粹心血管疾病首席专家张家停主任,为大家介绍益气活血疗法及其临床效果。

心血管疾病病理病机:气虚血瘀

张家停主任介绍说,中医认为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病机是气虚血瘀。中医认为:“气为血之帅,血随之而运行;血为气之守,气得之而静谧。”“盖气与血,两相维附,气不得血,则散而无统,血不得气,则凝而不流。”可见气的病理改变可导致血的运行异常,气滞与气虚皆可致瘀。

气滞血瘀是实证,气虚血瘀则是本虚标实。比如冠心病即是阳气亏虚所致。“阳虚知在上焦,所以胸痹心痛者,以其阴弦故也。”心居胸中,主阳气与血脉,阳气虚亏,可致血脉瘀阻作痛。冠心病气虚为本,血瘀为标。临床上发现冠心病辨证为气虚血瘀证者,超过七成。但也有少数冠心病者除有胸闷、心绞痛外,并无气虚征象,可归为气滞血瘀证。气虚引起血瘀,血瘀又影响气的流畅,导致心脉瘀滞,引起疼痛及舌质紫黯。冠心病的症状表现心绞痛发生时的气短、胸闷、自汗、心悸,就是气虚的证候,而胸部作痛以及舌黯、瘀斑等则是血瘀的表现。

“中医认为气可以生血、行血、统血,血可以载气运行。气不得血,则散而无统;血不得气,则凝而不流。气虚导致的血瘀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病机。”张家停这样总结说。

“益气活血”治疗心血管疾病为什么疗效好?

张家停主任说,只有阳气充裕,人体的血液循环才能获得充足的动力来源。心血管疾病在治疗上应当遵循益气活血的原则,以补为通,以通为补,通补并用。应结合兼证的不同予以科学组方立法。具体症候包括:

1.寒凝:胸中阳微,寒邪侵袭,脉泣不行。其特点为胸痛遇冷易发,痛时肢冷汗出,面色苍白,脉迟舌淡。治宜芳香温通。

2.痰浊:胸阳不振,津凝为痰。其特点为舌苔厚腻,口黏无味,胸腹胀满,纳食不香,脉兼滑象。治宜宣痹通阳。

3.气滞:气机不畅,血脉泣涩。其特点为胸痛因七情而发,两胁不适,胸闷不舒,脉弦。此类患者气虚较不明显。治宜行气解郁。

4.阴虚:阳损及阴,阴精不足。其特点为舌红苔少或无苔,或舌有裂纹,五心烦热,心烦少寐,口干喜冷,小便黄,脉细数。治宜滋补心肾。

张家停提醒说,在治疗过程中,还应注意标本缓急。标证较重而突出时,比如舌苔厚腻、脘腹痞满等痰湿阻滞明显者,宜先用宣痹通阳,并结合活血化瘀;心绞痛发作较频者,可以活血为重点,佐以芳香温痛或行气解郁,以缓其急,然后再兼顾正气,通补兼施。 

另外在具体用药时要注意补中兼通,通中有补,调和阴阳,脏腑相关之准则。因为补而不通则气壅,气壅则加重阻塞,因此在用补气药时,除与活血药同用之外,可适当加一味行气药。用通法时,要注意祛邪而不伤正,如只攻不补,日久将使病人正虚益甚,因此在使用通法时,也当酌情加某一味补药:用补阳药时,应适当加一味补阴药;用补阴药时,则应加一味补阳药,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补阳护阴,补阴顾阳。因为中医认为阴阳互根,阳生阴长,阴生阳藏。

“心血管疾病的论治的关键,在于处理好补与通的关系。即用补法扶正,以调节脏腑阴阳气血的平衡;用通法祛邪,以缓标证之急,使心绞痛的症状,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消除。”

张家停这样强调说。

【专家推荐】

邵权武教授:主任医师,湖北省中医院研究院院长,中国特效医术研究会委员,中国中医研究院特色医药合作中心教授,省部级干部专属保健医师。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,出生中药世家,临床中医诊疗近50年,在中医临床诊疗、中医药学上获得众多重大成就,首创柳叶治血吸虫病疗法且获奇效,独创“调胃承气汤”、“大承气汤”获广泛好评,且主导编纂中国当代医界精英词典,开创的“痹灵丸”在治疗腰腿痛上获得了国家科技成果进步奖。

在肝病及心血管疾病领域取得成果丰硕,有“肝病第一人”美誉。擅长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脑梗塞、乳腺增生症、慢性浅表性胃炎、萎缩性胃炎,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、肾结石、胆囊炎、胆结石、子宫肌瘤、脱发等疑难杂症。

张家停主任:国粹中医馆首席专家,中华传统医药研究会理事,中华传统医药研究会杰出中青年医学专家。毕业于河南医学院,出身于中医世家。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,研究千种古方秘法,擅长辨证治疗各类疑难杂症。在临床用药上,坚持根据不同病患,定制专属个性化诊疗方案。在既强调中医传统同时,善于将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融入进去,因诊断准、用药精、见效快,而被患者称为“张一贴”。曾被中华传统医药研究会授予“杰出中青年医学专家”“中医疑难病专家”等荣誉称号,并被聘为“中华传统医药研究会理事”。

 

 


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人民健康网观点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管理员予以删除!

责任编辑:互联网
首页|经济|产业|金融|市场|商业|个股|图片|关于